专家:中国核电有后发优势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7-24 19:5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自1991年秦山核电站建成以来,我国的核能事业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怎样看待核电发展的现状?怎样应对核电有可能带来的风险?
专家:中国核电有后发优势
【概要描述】自1991年秦山核电站建成以来,我国的核能事业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怎样看待核电发展的现状?怎样应对核电有可能带来的风险?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7-24 19:52
- 访问量:
自1991年秦山核电站建成以来,我国的核能事业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怎样看待核电发展的现状?怎样应对核电有可能带来的风险?
近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叶奇蓁,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剂量站副站长、博士生导师肖雪夫,清华大学工物系副教授俞冀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国核电有后发优势
叶奇蓁说,我国的核电多半建立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上建设和运行核电的经验。事实上,我国在建的核电站都是用当代最先进的技术来建设的,具有后发优势,目前全部核电机组运行水平均处在国际中上水平。
叶奇蓁介绍,国际原子能机构把核事件和核事故结合在一起,分成7级。0级是正常运行,没有任何问题;一级是事件,不是事故,如某些参数超过了主管部门规定的要求等;二级是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但可能某些设备有故障,有潜在的影响;到四级以上才称作事故。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最初是五级,后来发现辐射量相当大,确定为七级。
“我国没有二级以上的,连二级都没有,基本是正常的。所以我国的核电相当安全。”叶奇蓁介绍,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后,我国提出了八项对策措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加以改进了。
叶奇蓁说,我国核电发展的方针是“战略必争”。他解释说,在全球低碳发展的趋势下,掌握先进核能技术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核能将成为战略必争的高科技领域,要形成自主创新的核工业品牌,力争取得战略竞争优势。
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肖雪夫指出,在改变能源结构、突破资源环境瓶颈、保证能源安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核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监测数据表明:现代火力发电不仅“吃”得多,而且“拉”得也多。肖雪夫举例说,以一座100万千瓦的燃煤电站为例,它每年除了要排放20多万吨炉渣外,还要排出二氧化碳600万~700万吨、二氧化硫5万~10万吨、氮氧化物2万~3万吨、一氧化碳3万~6万吨、颗粒物2万~3万吨和大量的废热水。炉渣和烟气中还含有约400吨重金属(如铅、砷、镉、汞等)。
肖雪夫说,由于火力发电主要燃料燃煤取自地下,因此或多或少地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铀-238、镭-226、钍-232、钾-40。这些天然放射性核素在燃烧后,或随烟气和飞灰排入环境,或浓缩于废渣中。
“虽然燃煤电站排出的放射性物质对人类所产生的附加辐射吸收剂量仍然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但它比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正常运行时排放的放射性核素对人类产生的附加辐射剂量大得多。这一点,国内外均有监测数据证明。”肖雪夫说。
而核电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肖雪夫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一年所烧的燃料只有20吨~30吨核燃料;而一座100万千瓦的燃煤电站,一年要烧掉200万~300万吨标煤。燃烧的煤每天需要约100节火车皮运输,而同样规模的核电站,全年使用的燃料只需要几辆卡车运输。
需重视核电安全保障措施
俞冀阳曾主持和承担了我国973计划超临界水冷堆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九五攻关项目大型先进压水堆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研究、国际合作项目钍基燃料先进堆开发和重水堆子通道分析程序研制,以及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内氢气行为研究等课题。他说,核电厂的安全总目标是在核电厂里建立并维持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遭过度的放射性风险。核电厂也具有任何工业都会造成的比较普遍的危害,但从核电安全总目标可以看到,核电厂着重考虑的是它最突出的问题辐射安全。
根据国际辐照防护委员会(ICRP)规定的限值,专业人员5年剂量限值为100毫希,其中任何一年不超过50毫希,居民每年剂量限值为1毫希。
俞冀阳介绍,按照纵深防御原则,贯彻了事故预防和事故缓解对策的核电厂,发生严重堆芯熔化事故的概率应低于每运行堆年10的负4次方,但这一指标还是不够满意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安全咨询组(INSAG)提出应达到更先进的指标,堆芯熔化事故概率每堆年不超过10的负5次方。
对于公众“谈核色变”,俞冀阳认为,消除恐慌需要加强信息的发布和沟通,只有完整的信息,全部释放给公众,让公众做出有准备的选择,这样有利于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实践证明,核能是一种经济的、安全的能源,并且是一种没有温室气体释放的绿色能源。在未来的世界能源需求中,核能应该发挥也必须发挥巨大的作用。”俞冀阳说。
来源:2013年07月24日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章轲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名称
文件大小
下载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